实践照片:

实践学生:周嘉雯
实践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龙湖社区
实践感悟: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寒假我参加社区清扫志愿服务,对此有了切身体会。我负责清扫满是落叶和垃圾的社区主干道,以为简单,上手才发现困难重重。在清扫绿化带时,需要格外细心,既要清理垃圾,又不能损坏花草。清扫时,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寒冷的天气也抵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我认真挥动扫帚,铲除污渍,小心清理绿化带。这次服务,不只是体力活,更是心灵的升华。我意识到维护社区环境人人有责,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社区更美好。看到清扫后的整洁道路,奉献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志愿服务虽辛苦,但付出能照亮温暖他人。未来,我也会继续在志愿路上发光发热。
实践照片:

实践学生:崔玉洁
实践地点: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单采血浆站
实践感悟:
寒假,我走进血浆站,开启了志愿之旅。在这里,我系统学习了献血浆知识:我国规定献浆年龄在18 - 55周岁,健康人适量献浆不仅无害,还能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痛风症状。血浆可用于生产多种救命的药品,如凝血因子能拯救血友病患者。然而,很多人因缺乏专业知识,常将献血与献血浆混淆。我和其他志愿者们认真宣传、细心讲解,引导大家体检。这一过程,与我的专业紧密相连,让我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更加激发了我对专业学习的热爱,也让我深刻领悟到献血浆对医学发展和社会公益的重大意义,坚定了我在志愿服务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实践照片: 
实践学生:叶玟欣
实践地点: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投第一湾小区
实践感悟:
参与垃圾分类实践,为我打开了洞察环保意义的新窗口。在经过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简单教导之后开始了自己动手体会垃圾分类,起初,面对复杂的分类标准,我频繁出错,深感困扰。但在社区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下,我逐渐熟练掌握。
当看到原本混合的垃圾经自己分类,可回收物被送去再加工,有害垃圾得到妥善处理,我真切认识到垃圾分类并非小事。它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能减少污染,守护我们的家园。
这次实践让我明白,环保不是空洞口号,而是日常举手之劳。每个人迈出一小步,汇聚起来就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力量,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将继续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照片:

实践学生:刘佳洋
实践地点:聊城市冠县一中
重返母校,青春记忆扑面而来。作为“感恩母校行”成员,我站在教室里,向学弟学妹讲述成长故事:大学图书馆的彻夜灯火、社团活动的斑斓色彩,与高中错题本上的红笔批注、月考倒计时的焦灼压力,交织成完整的人生拼图。当谈及选科纠结与专业抉择时,台下闪烁的目光让我想起三年前同样迷茫的自己——原来青春困惑永远鲜活,而解惑恰是传承的起点。
与恩师重逢时,粉笔灰染白的发丝让我眼眶发热。这场双向奔赴中,我既是播种者也是收获者:当学妹追问“如何保持学习热情”时,那些曾被师长点燃的火苗,终于在我掌心化作可传递的星光。
离校时暮色渐沉,忽然懂得,教育是生生不息的河,我们终将从汲取甘霖的旅人,变成摆渡的舟子。愿这点滴分享能化作微小的浪花,托起更多年轻的生命向星辰奔赴。